当前位置:首页 > 奇亿平台 > 正文

哪些国家过春节和中国同一天

摘要: 哪些国家也过春节,而且和我们是同一日过的 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华人人口较多受到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家都过中国传统农历新年。...

哪些国家也过春节,而且和我们是同一日过的

中国、朝鲜、韩国、日本、东南亚华人人口较多受到中华文明影响的国家都过中国传统农历新年。例如:新加坡、泰国、越南、老挝、缅甸、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还包括蒙古等。广义地说;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农历新年。越南、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这些国家都把春节列为了法定假日。

在越南,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国家法定休息时间最长的一个节日。越南的过节习俗与中国大同小异,腊月廿三开始过年,腊月三十除夕守岁,放鞭炮,吃团圆饭。大年初一拜年、赶庙会。

韩国人也一直保留着正月初一过春节的习俗,韩国称春节为“舍尔”,意思是新年之首。春节期间全国放假,人们纷纷从城市返回故乡,春运的繁忙跟中国有点儿相似。春节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祭祀祖先,在家静心祝福,祈求好运。

新加坡春节一般放假两天。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拜年,拜年不提贵重礼品,只带两个桔子,进门送给主人,桔与“吉”谐音,象征大吉大利。

马来西亚过春节习俗也跟中国大致相同,由于当地华人多来自福建,受闽南文化影响,人们过春节一定要买凤梨(菠萝),闽南语“凤梨”与“旺来”谐音,凤梨就成了春节的吉祥水果。

在欧美一些国家,也经常有庆祝春节的活动,但多只局限在华人范围内,春节很少成为全国性的法定假日。不过,随着华人影响力的增强,春节在欧美国家也日益得到重视。美国纽约曾在2003年将春节定为市民的公共假日,专门为华人安排了燃放鞭炮的时间和地点。春节大游行已成为纽约重要的观光项目。在加拿大,春节也日益成为地方重大节日,从多伦多到温哥华,春节期间华人都要举行大型的游行联欢活动。

什么国家和中国一样过年

和中国一样过年的国家有(法定节日且主体民族过春节):新加坡、蒙古、朝鲜、越南、韩国;将春节设为法定节假日的国家有: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缅甸、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其中泰国、菲律宾、缅甸等国家主体民族并不过年(春节)。

1、春节起源

古时候人们崇尚天地自然,认为天地中有许多人类看不见的神仙精灵,保护着处在这片天地的人类,在天灾的时候他们就会进行仪式请求神灵的帮助,不管祈求有效与否,他们会在特定的一天还恩于神灵,也就是通过祭祀的方式来歌颂赞扬神灵,同时祭奠祖辈亲人们,希望他们死后得到神灵的祝福,渐渐地这一天便形成了春节。

2、春节日期的确立

古人在和大自然的相处中根据气象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干支历法,随着朝代的更换,春节所在的月份也在不断的更改,有原先的一月、十二月、十一月、十月等,直到汉朝之后一月一日为春节才完全定型,后来的辛亥革命中中国引用了阳历,为了区分农历一月一和阳历一月一的区别便把阳历一月一改为了元旦,再到后来袁世凯实施了春节放假的政策,以往春季的其他名头岁首、改岁、正日、新正、过年等全部废除,官方认证为春节。

世界上哪些国家也和中国一样过年?

世界上同中国一样过年的国家共十三个:

中国、蒙古、朝鲜、韩国、越南、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泰国、菲律宾、缅甸,都是中华汉文字圈国家。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把中国年改成基督年(现在的公历),结束了自唐始一千三百年的中国年传承,但这个节日深入骨髓,换了个名字,节日照旧过。

韩国和朝鲜与中国是本邻,受中华文明熏陶最重,过年与中国是一天。但是,朝鲜和韩国与日本一样,尚白色(中国各个时期也不都是尚红色的)。对联是用白纸书写的,看起来像中国的挽联。同样,中国人发红包,韩国和朝鲜发白包。

越南自古是中国一部分(清朝以后正式分开),越南人过年照例放几天假,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地”,其意义跟 “冲喜”接近。

蒙古、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文莱、菲律宾、泰国、缅甸与中国一样,过年也是同一天。其中泰国、菲律宾、缅甸主体民族不过中国年。

中国年有六大习俗:

习俗一:置办年货

过年之前大家都会去采购各种过年用的东西,包括烟花爆竹、对联、拜年礼品、瓜果蔬菜以及祭祀先祖的纸钱等过年需要的东西。人们将这一行为称之为“置办年货”,为很重要的习俗。

习俗二:祭灶扫尘

在置办完年货之后,大家就会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打扫厨房以及祭拜灶神,送灶神上天,希望来年可以得到灶神的庇佑,把家打扫的干干净净好迎接新年。

习俗三:粘贴对联

对联也叫年红、门神、横批、年画,过年贴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人们大多都会选择自己写对联来贴在门口、窗户、大门上,还有把“福”字倒过来贴,有“福到”的寓意。

习俗四:吃年夜饭

年夜饭又叫大年饭、团圆饭等,一家人会在除夕夜的晚上大家都聚在一起吃大年饭。在吃大年饭之前,要拜神祭祖先,大年饭都很丰盛,各种吃喝满满当当,而且每个菜品都有寓意的。比如年年有余,要有鱼等。

习俗五:聚家守岁

家家会在除夕夜里灯火通明,一家人欢坐在一起玩耍,守候昼夜交替,等待新年到来,在新旧年交替的倒计时的时候就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贺,赶走年兽,守岁由此而来。

习俗六:初一拜年

在大年初一拜祭完祖先之后,就开始带着拜年礼物走亲戚、看朋友;初一走家人,如爷爷奶奶、伯伯、叔叔等本姓亲人,初二以后是外亲,比如外爷外婆、舅舅姨姨、亲朋领导等,走亲戚记得给亲戚朋友家的孩子准备压岁钱哦!

中国韩国日本过的春节是同一天吗

中国和韩国过的春节是同一天,即农历正月初一;日本的新年就是中国的元旦,即公历1月1日。

春节不是中国独有的节日,亚洲国家中,与中国一样过农历春节并有法定假期的包括越南、印尼、朝鲜、韩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另外,泰国、菲律宾和蒙古国也有过春节的传统。不过蒙古国过的是藏历春节,当地叫白月节,每年的节日起始日期要由喇嘛测算才能确定。

日本曾按旧历(类似农历)过年。从1873年起改用新历后,虽然日本大部分地区不过旧历新年,但是冲绳县、鹿儿岛县的奄美群岛等地区还保留着完整的旧历年俗。

扩展资料

在韩国、朝鲜和越南,农历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在朝鲜半岛,农历新年被称为“年节”或“旧正”,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全民族的法定假日。越南农历新年假期从除夕至正月初三,加上周六日换休,共6天。

一些华人聚居的东南亚国家也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假日。在新加坡,正月初一至初三是公共假期。马来西亚华人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政府将正月初一和初二定为法定假日。华人众多的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2003年和2004年分别将农历新年定为全国公共节日,但菲律宾不放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

都那些国家过春节?时间和中国是一样的吗?

时间上是一样的,都是农历算的

韩国人过春节:要吃米糕片汤

中国人的春节也是韩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一名嫁在中国的韩国媳妇,我已在北京学习并生活几年,每到春节来临,在婆家的我都会分外地思念故乡韩国,想念韩国过年时的情景和那里的家人。

韩国是一个非常遵从传统的国度,春节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为基础的节日,是祭祖祈愿家庭平安的一天。今天,春节也被现代人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让人们从都市生活的紧张节奏中暂时解脱出来,得到片刻的宁静与快乐。所以,春节到韩国你的所到之处都会充满欢乐和吉祥的气氛。

韩国春节的传统风俗有很多,有岁妆、岁画、福笊篱、赶夜光鬼等等传说。至今流传下来的习俗有祖先祭拜、岁拜、德谈、“掷木四”和跳板等习俗。中国人春节都要吃年糕,韩国人春节也有专门讲究吃的食品,统称为“岁餐”。流传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节料理是“米糕片汤”。古代的韩国人崇尚太阳,白色的小圆状米糕片就代表着太阳,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汤代表着迎接太阳的光明。另外依照原始的宗教信仰,也代表着辞旧迎新、万物更生复活之际的严肃和清洁。以前做米糕片汤的汤是用野鸡汤熬成,现在野鸡难得,因此改用牛肉或鸡肉汤代替。中部和北部地区还喜欢在米糕片汤里加入山鸡肉、绿豆芽、蘑菇和泡菜为馅的饺子。此外,每个家庭还会准备蜜糯油果、桂皮汤、八宝饭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来拜年的亲朋好友。

日本过年习俗:买福袋图吉利

日本:春节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节日,每家用松柏装饰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着火炉守岁。午夜时寺院响起108声钟声,第二天互相拜年。

在日本,新年时有一种叫“福袋”的商品。所谓福袋,就是装着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种,化妆品、服装、生活杂物、电器,总之能装进袋子里的都行。价钱从1000日元到上万日元不等。由于非常受欢迎,福袋往往年前就开始预售。

同样是商品,为何福袋如此受欢迎呢?原来,福袋非常超值,一个千元的福袋里,往往标价千元左右的商品就有三四件;有时一个两万日元的福袋里,有价值三四万日元的数码相机也说不定。这样一来,买福袋又给人一种新年中大奖的感觉。当然,如此超值的福袋只是少数,但一想到可能会中大奖,而且至少也会物有所值,消费者自然会争相抢购了。

对商家而言,这种销售方式比起普通的促销来,效果大不相同。一般的促销是消费者来选购商品,买几件要消费者说了算,而装在福袋里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商家可以自由搭配。对消费者来说,福袋实在是物美价廉,据说日本女性很少有人能抵御福袋的诱惑,况且福袋这个名字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大过年的,谁不想带着福气回家呢!

春节看蒙古人:吃喝足歌舞盛

新春伊始万风象更新,远在中国北疆的蒙古族也同样沉浸在浓烈的喜悦气氛中。

在历史上,春节本来不是蒙族传统的节庆,但是由于后来蒙古人居住地的汉人越来越多,人民的风俗也随之起了变化,使得春节变成蒙汉人民共同庆祝的欢乐时光!

不过同样是庆祝春节,草原上的蒙古人和城市中与汉人杂居的蒙古人却有很不相同的庆祝方式。

装束色彩缤纷

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传统,他们在盛大的节日中,穿上色彩缤纷的盛装,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请最好的朋友和亲友来到自己的家里,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一边品尝肥嫩的手抓肉。

春节是草原人民相互聚会交流的大好时机,由于很多蒙古人还在草原上保持游牧的浪漫生活方式,他们之间在平时很难有见面的机会,借着春节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许能够在赛马大会上,或者摔跤大会上相遇。

无论比赛成绩如何,经过激烈的场上龙争虎斗后,在私下会面的时候,他们会彼此互赠哈达,互敬鼻烟壶,以表达思念和祝福的深厚感情。

亲戚朋友共同庆祝新春的时刻,彼此或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些亲戚之间距离遥远,可能十年都没见过一次面,等到见面了,经过风霜雪雨的脸已经变得难以相认了!

我就曾经见过一对亲兄弟在同一个蒙古包中饮酒,但是彼此之间竟然没有认出对方,直到一个老人点破“机关”后,两兄弟才喜极流涕!

城市庆祝方式

生长在城市中的蒙古人,他们有的已经忘记自己的母语,完全汉化;有的还能够维持自己的民族圈子,但是也不得不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而适应潮流。城市中的蒙古人对于春节有着和草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还有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另一套。一般他们还保留些许自己的庆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烧烤羊肉串、边喝酒边唱歌、拉马头琴等等,蒙古族自己的庆祝节庆方式。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基本和汉人一样庆祝方式,例如亲戚相聚会、朋友聚餐、邀请上司到家中促进感情;放爆竹、扭秧歌、包饺子、小孩子做新衣等节目。

对于汉化的蒙古人来讲,在除夕晚上的那顿团圆饭,和新旧岁交替之际午夜零时燃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

团圆饭其实是以吃饺子为主,在旧岁的零时之前,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一边欢声笑语,一边包饺子。除夕夜的饺子十分讲究,首先是大家的饺子都要一样大,这表示全家人平等,谁也不欺负谁!

其次是饺子馅的选料上,绝对不可以马虎,除夕的饺子馅选材一定要有吉祥如意的含义。例如你不可以选择牛肉馅,因为谁都不想新的一年太“劳碌”;也不可以选胡罗卜,因为没有人想自己越来越胡涂;当然也不可以放入大蒜,一直算表示不够多。

吉祥的饺子馅包括“飞龙”肉馅、马肉馅、香菜馅、韭菜馅、羊肉馅等等。

这些都能够从中找出吉祥的迹象,如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吃香喝辣、长长久久、三羊开泰。

喜庆“爆炸”声

除夕的这顿饺子一定要在午夜钟声敲满12次的时刻端上桌子,象征送旧迎新,圆圆满满!

与此同时,外面的爆竹和烟花也随这旧岁的离去和新年的到来而爆响起来。这个时刻,满天都是彩色火焰,满耳都是喜庆“爆炸”声,同时满心洋溢着新春喜悦。

穿新衣是小孩子们除了红包外最关心的一件事,虽然城市中的蒙古族孩子已经被那些价钱贵得离谱的名牌所吸引,但是仍然有一些蒙古族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会让他们在新年的时候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传统服装,用情之深,用心之苦,从衣服的精美图案和细致做工足以体现。

其实无论对草原上的蒙古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新年都是他们都特别重视的佳节。

每逢新春时节,那些身着鲜艳服饰的草原儿女,都会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城市中,逛街、看新鲜事物、购买各种年货,同时也要备足明年春天需要用到的生活工具。

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懂得使用母语,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和陌生的矮壮汉子亲切交谈的时候,他们迷惑不解,为什么父母每年都要来这里找人讲话呢?

其实,这里是专门为这些草原来的“黑脸客”预备的,而城里的居民却很少来这里买东西。

过年的确不一样了,那些应该相见的人们总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相遇相见,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讲自己愿意讲的话,分享各自不同的快乐故事。

这样可以为新年增加喜庆的气氛,还可以为明年的再会搭上一级台阶。

越南人过春节:糯米豆沙年粽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也是少数几个全国过春节的国家之一。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大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一般从农历12月中旬开始办年货准备过年,而历来越南春节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数鲜花、年粽、春联、爆竹了。

花市是越南春节重要活动之一。比如河内,春节前约10天,花市就开始热闹。越南人最爱的年花有剑兰、大丽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鲜花、盆景,花市还出售各式气球、彩灯、玩具、年画、春联、年历等,把相连的几条街道装点得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糯米猪肉绿豆沙做年粽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习惯。以前春联用汉字书写,文字拼音化以后,现在大部分春联改用拼音文字,每个拼音字是一个方块,自成风格。

另外,越南人也爱在家里贴上“福”、“喜喜”等字样和福、禄、寿星的形象,还有各种传统年画,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本地华人过春节必备年糕等食品,越南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饼。

年粽做法跟我们吃的粽子一样,不过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间包上200克猪肉和150克绿豆沙,外裹芭蕉叶。传说年粽象征大地,绿色显示生机勃勃,猪肉和绿豆沙代表飞禽走兽草木繁生。

从前越南人过年也放爆竹,不过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间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华人过年有除夕守岁习俗,越南人也一样。除夕夜人们便穿上节日盛装,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年轻女子还穿上越南旗袍。零时,当电台播出国家领导人春节讲话,节日气氛达到高潮。随后人们还采一根树枝回家。这风俗叫“采绿”。在越南语中,“绿”和“禄”同音。“采绿”就是“采禄”,意味着把吉祥如意带回家。

新春第一位客人会带来好运

越南人过春节照例放几天假,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地”,其意义跟“冲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会约请自己最亲近最尊敬的朋友,作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除了亲友间互相拜访,新春期间越南各地街头、公园和公共娱乐场所,连续几天举行各种文娱活动,演出越南传统戏剧、歌舞、杂技、武术、摔跤、舞狮等,还有荡秋千、下人棋、斗鸡、斗鸟等民间活动,整个越南沉浸在节日气氛之中。

新加坡过春节:东南亚特色浓

农历春节即将来临,在华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无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气氛最浓厚的节日。圣诞节一过,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贴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牛车水各个中国传统式的店铺里买年货的人络绎不绝,大街小巷更是播放着传统的新年歌曲,好不热闹!

春节庆祝活动一览

牛车水农历新春亮灯庆典:1月15日至2月28日,喧嚣热闹的牛车水年货市场会有超过400个年货摊位,售卖各式各样佳节礼品。在此采办年货,感受浓郁的春节气氛!别错过2月8日除夕夜的倒数嘉年华,与本地人一同热闹欢庆迎接新的鸡年!

春到河畔迎新年:2月7日至2月23日,春到河畔迎新年是一个盛大的嘉年华会,送旧迎新,合家欢乐!每年的节目精彩丰富、包罗万象,一连10多天。

奇思梦想妆艺大游行:2月18日晚上7时预演、2月19日晚上7时半正式游行。已步入第33个年头的“奇思梦想妆艺大游行”,每年都会聚集精心设计的花车游行、绚丽的奇装异服、令人赞叹的武术表演,以及舞者们的曼妙舞姿!

2005年圣淘沙花卉节:2月9日至20日,别错过在圣淘沙喷泉花园所举办的花卉节!万紫千红的花卉和热带自然植物,都是您难得一见的。

春到人间:1月13日至2月23日,来自中国各地的表演艺人及手工艺品师傅,将在莱佛士城购物中心为您带来一系列的精彩节目。此项活动为期1个月,让您尽情欣赏融会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风格的音乐、舞蹈及杂技的深湛表演。

非尝不可东南亚美食

海南鸡饭:蒸煮嫩鸡加上用鸡汤烹煮的米饭。叻沙:椰浆咖喱汁加上粗米粉、小虾、鸡蛋、鸡肉丝和生蛤。

炒諽条:白色的宽粉条以黑甜酱、豆芽、鱼饼、腊肠和生蛤一起烹炒而成。

福建虾面:细面条、虾、墨鱼片和猪肉一起煮炒而成。印度馅饼:夹以牛肉或羊肉的馅饼,沾以咖喱汁来吃。

咖喱鱼头:大鱼头和蔬菜、咖喱粉一起烹煮,与米饭一起吃,甜美而开胃。若再配上一杯冰冻柠檬汁,那就更令人回味无穷了!

沙爹:烧烤肉串、配料有马来米粽和黄瓜,沾辣花生酱吃。

罗杂:本地色拉,用料包含了水果和蔬菜,例如黄瓜、豆芽、黄梨、白萝卜、豆干甚至加上芒果和墨鱼。

娘惹糕:结合了华人与马来人的传统,以色香味著称的甜品,用料有糯米饭、木薯、斑兰香叶和各种热带水果如香蕉、榴莲和椰子。

辣椒蟹:番茄咖喱浓酱与硬壳大蟹一起烹煮的美味海鲜,您大可以入乡随俗,大胆地用手将白面包沾着辣酱来吃,好吃到吮手指。

“鱼生”是另一项您非尝不可的春节美食。新鲜生鱼片佐以多种蔬菜、芝麻、香脆果仁等配料混制的开胃中式沙拉。

非逛不可的集市

牛车水年货市场:购物高手请出发吧!具有本地特色,价廉物美的年货市场,让您感受更浓厚的过年气氛!

新春特价年货市场:1月28日至2月8日下午5时至晚上10时,罗弄阿苏与后港一道交接处,阿裕尼-景万岸区的热闹春节气氛,俨如浓缩版的牛车水!此处满是吸引人的璀璨彩灯,还有丰富的文娱表演。

雅柏中心2005年花园会:1月26日至2月8日、2月12日至3月13日期间,新加坡最大的花园盛会为您绽放春意!无论是人造花或是庭园栽种的工具,您都可在这一应俱全的花园会找到,更别提那满庭芳香的艳丽百花了!

滨海艺术中心华艺节:2月11日至20日,进入第三年的华艺节将为您呈献华人艺坛优秀杰出的现代与传统艺术表演,您可欣赏古典吉他演奏家杨雪飞的精湛绝技,或观赏来自纽约的神威舞蹈团的舞艺,让华艺带您进入一个难忘的艺术领域。

购物天堂乌节路:喜爱时尚品牌的游客,乌节路正是您期待已久的购物天堂!如先得坊、高岛屋、百丽宫或威士马广场等购物中心,伊势丹、美罗或罗敏升等百货公司,轻易就能满足您的渴望,让您尽享购物乐趣!

非玩不可的景点

裕廊飞禽公园:何不趁新春佳节前来游览东南亚最大且最负盛名的飞禽公园?观赏了精彩的飞禽表演与游览公园后,还能与亲朋好友在FlamingoCafe一起享用非尝不可的“鱼生”大餐!

新加坡动物园:人见人爱的动物园吉祥代表“阿星”大猩猩,将用它的长臂热情迎接您!只须短短五分钟路程,您就能游览享负盛名且为全球首创的夜间野生动物园。踏入丛林密布的热带森林,窥探夜行野生动物,体验惊险刺激的感受!

亚洲文明博物馆新春庆典:亚洲文明博物馆是一个适合全家大小欢度春节的地方!您可在此用手制作红包封套、灯笼,以及观赏引人发笑的木偶表演。

哪些国家在过中国春节?

与中国春节同一天过年的国家,主要是汉文字圈国家,包括:韩国、朝鲜、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

韩国和朝鲜与中国是近邻,受中国文化熏陶比较重,所以过年与中国是一天。但是,朝鲜和韩国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是不同的,他们比较崇拜白色,比如说对联是用白纸书写的,看起来像中国的挽联。此外,中国人发红包,是用红纸包裹的,但是韩国和朝鲜则不同,都用白纸包裹。

越南人过春节照例放几天假,也有到亲友家拜年的风俗。最早到家里拜年的客人特别受重视,据说他会给主人带来好运。越南人称之为“冲家”或“冲地”,其意义跟 “冲喜”接近。

此外,受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远的国家,比如说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与中国一样,过年也是同一天。但是,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后,过年选择在了阳历新年,也就是中国元旦那一天过年。

扩展资料

春节的传统习俗

习俗一:置办年货

人们会在过年之前去采购各种过年用的东西,包括烟花爆竹、春联、拜年礼物、瓜果蔬菜以及祭祀先祖的纸钱等一类过年需要的东西。久而久之,人们将这一行为称之为“置办年货”,也成为了很重要的习俗。

习俗二:祭灶扫尘

在置办完年货之后,人们就会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二十四日的打扫厨房以及祭拜灶神,希望来年可以得到灶神的庇佑;还有就是打扫家中的灰尘,好干干净净的迎接新年。

习俗三:贴年红

“年红”又叫春联、门神、横批、年画,过年贴年红有着悠久的历史。古时候人们大多都会选择自己写春联来贴在门口、窗户、大门上,而“福”字倒过来贴,有着很好的寓意。

习俗四:吃年夜饭

年夜饭又叫团年饭、团圆饭等,一家人会在除夕夜的晚上一大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在吃团年饭之前,要拜神祭祖先;而团年饭一般都很丰盛,不仅有鸡鸭鱼肉,还有着很有寓意的菜。

习俗五:守岁

人们会在除夕夜点燃家中的灯火,然后一家人欢坐在一起等待春节,也就是新一年的到来。一家人会坐到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在倒计时的时候燃放鞭炮,赶走年兽。

习俗六:拜年

在大年初一拜祭完祖先之后,初二、三就开始带着拜年礼物走亲戚、看朋友;而且还会给亲戚朋友家的孩子们准备压岁红包。

发表评论